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闻传播学院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对标对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新闻传播学院实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用“真心、实心、狠心、恒心”守初心、用“脑力、脚力、眼力、笔力”担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理论学习用“真心” 增强“脑力”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讲党课,开展八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联系各自分管的工作实际,结合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开展检视剖析和相互批评帮助,明确了下一阶段学院在党建、思政和学科建设等各项主要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形成改革发展合力。主题教育期间,学院院长余清楚和教授张铭清、邹振东等专家学者分别为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学院师生党员、中央纪委干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作专题报告;以举办2019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为契机,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就新媒体与文化传播、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与兄弟学院联合举办“南强议事厅——让世界读懂中国”,邀请原福建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再次莅临学院讲述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和福建省委领导期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心系百姓、重拳反腐的故事,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有意识地将主题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新传人的“脑力”,加深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学院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岳淼教授,今年暑期刚经历大手术,开学后主动申请恢复科研工作,坚持参加主题教育,在治疗和恢复期间坚持学习,“学习强国”积分名列学院前茅,成为全院师生党员学习的榜样。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学院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获得知识竞赛总决赛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调查研究用“实心” 不惜“脚力”听取真言
学院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工作分工,分兵把口,以“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的新闻人情怀,带着问题调研,深入系所、教室、实验室、教室工作室、党支部、团支部、年班级、学生宿舍等“新闻现场”,对全院师生的思想状况、工作学习、实际困难和重难点问题开展8次专题调研座谈会,结合各种形式的谈心谈话,收集到各类问题反馈和意见建议40余条,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深挖根源,找出阻碍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症结,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直接集思广益形成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为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打下牢固的基础。
除了党员领导干部迈开腿、下基层外,学院党委于11月8至10日组织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支委及党政实验室支部赴宁德学习调研和党建交流,参访“摆脱贫困”主题展示馆、闽东日报社,走访下党乡、赤溪村,用新闻人的“脚力”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工作足迹,领悟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见证三十年精准扶贫成果,集体研习《摆脱贫困》,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认知,强化党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力建设。
检视问题用“狠心” 聚焦“眼力”明确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韧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做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院党委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检视反思,查摆自身不足和学院工作短板,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整改措施”融合成一个步骤,聚焦新传人“眼力”,用“记者之眼”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和预见力,聚焦学院建设办学主责主业,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确保政治性、提升前瞻性、夯实基础、突破难点,形成共识与合力。
今年是教育部“组织能力建设年”。通过多次调研座谈和谈心谈话,学院党委明确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主题教育阶段和今后长期坚持的党建工作重点方向,将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办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鼓励并指导各师生党支部将支部立项、“固定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与学科特色相结合,促进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共建,深化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与社科处、传播学系本科生党支部与大学路派出所等既有党支部共建成果,加强师生党员交流互动,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人民网、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鼓励学生到主流媒体实习实训,登上大舞台、作出大贡献。
学院以入选厦门大学“课程育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多维度深化学院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
整改落实用“恒心” 强化“笔力”推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主题教育,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党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常新。
以完善学院内控制度为统领,制定《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应急预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系领导外出审批和请假暂行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学院师生员工的政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严肃组织纪律,形成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和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学院党委保证监督作用,确保学院安全稳定。
以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引领,进一步对标落实基层党委“五个到位”和党支部“七个有力”要求,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学院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支委培训制度和基层党支部联合共建制度。
以增强党员意识为要求,加强学院二级党校教育暨学院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师生党员教育培训和在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新进教职工、新生中加强党史国情、校史校情教育的相关制度。
以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为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师高访成果交流制度、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结对子共建制度,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教师党员在学生成长成才“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引领作用。
以探索建设具有新闻传播学科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党建思政教育体系为导向,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工程建设,加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人才引进,继续办好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修班”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巩固和完善红专并进、政治建设与专业教育相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党建模式和人才培养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经过长期的引导与培育,学院也产生了一批优秀融媒体、短视频作品,并屡屡见诸于各类主流媒体平台上,例如:党的十九大动画短片《以心传心,迈向新时代》、《礼赞新中国 | 听!全球厦大人唱响<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歌唱祖国》高校拉歌活动入选央视新闻联播并在其它时段及网络平台播出。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党员发挥专业“笔力”,用文字和镜头讲述南强好故事,传播厦大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新闻传播学院)
(【初心笔谈】专栏将贯穿整个主题教育始终,定期推送。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联系人:洪春生,联系电话:2187323,邮箱:xdtk@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