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午,随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微党课《和谈下的风云》主讲人祝阁从中央第三指导组组长诸葛彩华同志手中接过一等奖证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微党课大赛决赛至此圆满收官。为了更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精心组织策划,创新学习教育形式,以“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为目标,将微党课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由“我听讲”转变为“听我讲”),进一步提升学习教育成效,努力让党员教育“活”起来。
主题突出,贴近时代,贴近专业,打造理论提升的新品牌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微党课以小载体烘托大主题,以小舞台演绎大精彩,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主题,跟紧形势发展,贴近学科专业,让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后感觉如获至宝、如饮甘泉,能够较好地起到增强党性、凝心聚力、加油鼓劲的作用。比如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运用《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年轻人要“自找苦吃”相关素材,通过跨越时空对话的朗诵方式,演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与厦大学生张宏樑书信往来的情况,展示了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关怀、教育和殷切期待。思想政治课教研部直属党支部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自觉守初心担使命”为题,从“以古鉴今、以史资政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学好党史和新中国史”及“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重点学什么”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共产党员只有吸取党史、新中国史的“营养剂”,才能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化为自觉的行动。此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建筑学系的“勇于创新,践行于微”、艺术设计系的“‘艺美乡村,美美与共’——青春助力乡村振兴”、音乐系的“党的红色音乐赏析”等微党课的选题都注重思想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逐步培养锻炼广大师生党员从专业角度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内容务实,立足师生,注重实效,打造思想教育的新阵地
微党课内容除了围绕党的理论方针、重大历史事件、中央会议精神外,还注重围绕时代先锋人物、身边的优秀党员案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见微知著,贴近工作实际和党员需求。比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学生党员王沁结合曾经服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经历,她从厦大革命烈士董云阁的救国之梦、西北荒漠导弹专家们的兴国之梦、当代青年学生的强国之梦三个方面,生动阐述了《家国情怀 我的中国梦》。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结合优秀共产党人廖俊波的先进事迹和林俊德“宁可透支生命,绝不辜负使命”的担当精神,以“修初心 明使命”为主题,表达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解和感悟。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的“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着重回顾了校主陈嘉庚先生在几十年的革命风浪中最终选择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那份爱国情怀。此外,英语系的“优秀党员教师龚全珍”、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党员的村官梦”等都注重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党员、教育党员,不脱离实际,力争让党课鲜活起来,生动起来,让广大党员在短暂的心灵碰撞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
形式灵活,师生主讲,全员参与,打造党员交流的新载体
创新是微党课生命力的源泉。嘉庚学院党委鼓励各级党组织勇于创新微党课形式,突出鲜活生动、微言大义等特点,使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建筑学院党总支带来的《党啊,我的母亲》,通过朗诵和歌唱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师生对党和国家的祝福。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通过话剧《和谈下的风云》再现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渡江战役打响前北京和谈的历史片段,生动阐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和平、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国际商务学院党总支通过师生党员饱含情感的朗诵和歌唱阐释了《追寻初心,奏响时代之歌》这一主题,为到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嘉庚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讲坛为舞台,鼓励各院系党总支以微党课组合的方式轮流承办,主讲环节结束后,由参与活动各院系党员交流学习心得,以微党课为载体,提供一个全院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嘉庚学院各党支部开展微党课99场,130名师生党员登上讲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体会。
(嘉庚学院党委)